找到相关内容2012篇,用时26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唯识上的唯识义

    离言绝相的真如,从体起用,产生万物。  这四种观点,按传统的说法分为二类:一日唯物,一日唯心。其中唯神、唯理都是唯心的范畴。  唯识在哲学的分类中,是属于唯心一系,所以在唯识家的经论中,唯识有时也称唯心,但唯识家的唯心,与西哲所说的唯心,不论在内容、范围或说明的方法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本文将依唯识各种经论,看看唯识是怎样说明唯心义的。  二、什么叫唯识  唯识、也称唯心。梵语摩恒刺多、...

    济群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82139903.html
  • 唯识中的知识论

    唯识中的知识论  德澄  内容提要:本文以法舫法师有关唯识中“了境能变识”(知识论)的论述内容为主要参照对象,结合西方哲学中康德哲学有关知识论的思想,对知识的分类、知识的形成、认知的过程、知识的...科学知识的定位,主要来自于唯识。  二、知识的分类  法舫法师认为:  知识的范围很广,故佛曰一切智,或曰一切种智。依了现在知识论,则分别有常识的知识、科学的知识、哲学的知识、历史的知识。总而言之,都...

    德澄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4973552.html
  • 杂阿含与唯识

    杂阿含与唯识  ---佛教法相学会与志莲净苑合办?罗时宪教授往生十周年纪念佛学讲座-- 陈琼璀  一?序言  各位嘉宾,各位善知识:  很多谢学会给我这个讲题,让我讲一下罗公、杂阿含与唯识。  记得1990年9月,罗时宪先生在香港能仁书院研究所开始讲授《般若经论对读》,后来结集整理成书,这就是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罗公著作《八千颂般若经论对读》,以唐、玄奘法师翻译的六百卷《大般若经》...

    陈琼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63054609.html
  • 唯识的缘起观

    唯识的缘起观   作者:唐思鹏   异熟果:由过去世造业,感现在世果,由现在世造业,感未来世果。《瑜伽师地论》云:“诸不善业,于诸恶趣,受异熟果:善有漏法,于诸善趣,受异熟果。”异熟有三义:①异...等所引同类,或似先业后果随转。”  士用果:农工商等人士用一定的作业工具作种种业,成种种果;此果由人士作用所成,名士用果。《成唯识论》云:“谓诸作者,假诸作具所办事业。”  离系果:系谓系缚,人们在...

    唐思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91770516.html
  • 唯识的缘起观

    随转。”   士用果:农工商等人士用一定的作业工具作种种业,成种种果;此果由人士作用所成,名士用果。《成唯识论》云:“谓诸作者,假诸作具所办事业。”   离系果:系谓系缚,人们在世间,由起烦恼而造染业,由染业而感生死苦果,展转相续,受其束缚,不得出离;若遇善友开导,闻佛正法,勤修三,其本有菩提种性即得滋润,而起现行,便会转识成智,断烦恼,证涅槃,即得永离生死系缚,是为离系果。《成唯识论》云...

    唐思鹏

    |唯识|缘起|因果|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12/08343310228.html
  • 法相唯识复兴的回顾

    法相唯识,由公元四世纪顷出世的无著、世亲兄弟发扬光大,以其谨严的学风、细密的思辨,组建起“万法唯识”的庞大思想体系以解释宇宙万象及解脱成佛的原理,成为印度大乘佛学高度成熟的标志。其传扬不久,即...546)应请西来,其传译以法相唯识为主,门下形成以弘讲《摄大乘论》著称的“摄论宗”。至唐初,玄奘大师冒禁只影孤征,远赴西竺留学,得护法一系法相唯识传承,辩才智慧,震动五印,归国译述,门下英才济济,...

    佛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52843066.html
  • 太虚大师唯识思想探索

    太虚大师唯识思想探索  金 易 明  【内容提要】太虚大师对唯识倾注了很大精力。但他与“南欧北韩”诸学派在学术关注点上明显不同。唯识不仅是太虚大师一生关注和研的重点教理,为此,他阐述了颇具特色的新唯识,力主唯识应成为真实应化的佛学,应将教与观相结合,不能有所偏废,为此,他撰写《唯识观大纲》,发掘基大师《大乘法苑义林?唯识章》之五重唯识观。阐发诠释唯识三性说之精微之义,以作评价与...

    金易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4473545.html
  • 唯识缘起论之实质

    进行确证:一是实践证实,二是逻辑证明。缘起论本为佛教对诸法实相的揭示。它的理论功能有二:一是破执,二是显真。然而,能够做到这种理论功能的缘起论只有唯识分别自性缘起论,它具备完备系统的有效体系功能。其它缘起论或是不完整、或是不深入、或是理悖谬、或是离实际。总之,能够把缘起义的精神贯彻到位的只有唯识。本文拟对唯识的缘起论体系做一深入分析,同时对其它缘起论也做一必要的评述。   何以证明唯识的缘起...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82141385.html
  • 佛教唯识的认知理路

    佛教唯识的认知理路  黄志强  唯识有一套独特的认知理论,它是佛教终极目的——转识成智的实践方法论。为了确证内在思维的独立性,唯识对人的认知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人有两套心理认知系统,一是内外相关的觉知系统;二是内在自缘觉知系统。唯识把重心放在内在觉知系统上,它立“唯识无境”义,以区分两套认知系统,彰明自宗旨意。认知系统的核心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在唯识中,认知关系问题主要反映在“所...

    黄志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95564495.html
  • 唯识及其发展》序

    唯识及其发展》序   黄心川   印度瑜伽行派是公元一世纪前后出现的大乘佛教运动中的二大思潮之一。该派因强调瑜伽修持的方法而得名。瑜伽行派也称为唯识派或有宗,因为他们主张“外无内有,事皆唯识”的...地区成立了地论学派;在南朝的梁朝时期,真谛弘传唯识思想于南方,在江南一带形成了摄论学派;但南北朝时代在中国流传的唯识思想基本上都属于印度前期瑜伽行派或唯识。自唐玄奘从印度回国译出《成唯识论》后,才...

    黄心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44666432.html